dsuci 发布
为进一步拓宽中韩教育文化交流的渠道,加深韩国民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好发挥孔子学院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应东西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专家一行三人于11月12日至19日在釜山、昌原、蔚山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前来观摩、体验,反响热烈。
作为东西孔院的年度重点项目和“孔子学院日”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此次中国文化体验周系列活动由东西孔院与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共同组织实施。系列活动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特邀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专家围绕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艺术、中国结编、中国剪纸、蛋雕与刻瓷艺术等),展开多层次的体验式教学、师资培训和学术研讨等文化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与东西孔院深入探讨了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事宜。据悉,此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推广活动系首次在韩国举办,具有引领创新价值。中国蛋雕、刻瓷艺术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人单孟渤先生作为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特聘专家一同来韩,与其他两位专家教师一起分别在釜山大学、釜庆大学、昌原庆一学园、蔚山商业高中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教学与体验活动。
14日,三位专家赴庆尚南道首府昌原市庆一学园孔子课堂,分别为庆一女高和庆一男高的学生进行了中国茶文化、剪纸和中国浮雕艺术体验。在茶文化体验课上,古色古香的茶席,小巧精致的插花,巧夺天工的茶具,再加上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的王晓燕老师,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和部分教师、家长,通过完整展示中国传统功夫茶的冲泡和品鉴过程,感受、解读茶叶的滋味变化与保健成分的关系,现场的人似乎都融入了茶的世界,一起享受茶的美妙。随后,侯金萍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徐徐展开了一幅长长的剪纸巨作——清明上河图,赢得了大家的由衷赞叹,剪纸体验课也由此开始。当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时,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参与其中的兴趣,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示范,大家争先恐后地开始了剪纸书签的制作。当他们高高举起自己的得意之作时,那种喜悦和自豪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下午,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单孟渤先生带来的浮雕体验课开始。雕刻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通过单先生精妙传神又富有创意的雕刻作品(包括刻瓷、蛋雕、易拉罐浮雕等)拉近了大家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大家一边啧啧称奇,一边跃跃欲试。在单先生细致明确的讲解后,活泼好动的男生们按照分组,开始了新奇有趣的浮雕体验。活动结束时,每个人仍意犹未尽。
15日,三位专家赴蔚山广域市商业高中,举办了题为“万物静观皆自得—中式生活艺术”的文化体验活动,着力传达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意趣。从茶席的布置、茶具的选择,到茶与音乐、书法、香道、茶服等的巧妙结合,无一不述说着茶意的人生,诗意的生活。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日常中国茶叶的冲泡,而且欣赏了中国人生活的优雅情趣,感悟到了中国文化的美妙。
专家们16日来到东西大学,与韩、中方院长及各位老师进行了座谈,就今后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教学做了深入探讨。随后,三位专家专门为东西孔院的公派教师和志愿者教师做了中国文化体验教学技能培训,重点教授了他们新近开发的文化体验项目,如篆刻、雕刻艺术、结编新品、剪纸创新项目、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性的茶艺与香道等,并就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进行了充分交流,孔院老师们普遍表示受益匪浅。
17日下午,基地专家团队来到国立釜山大学,为在釜山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和外国人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蛋雕体验课。大家在单孟渤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不同图案的红皮鸡蛋雕刻作品,每个人都对手中的蛋雕作品惊讶不已,似乎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表示以后要去中国济南,追随单先生体验更神奇的黑釉瓷盘雕刻。
18日,三位专家不辞辛苦来到国立釜庆大学,为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进行了中国茶文化和中国手工艺术的展示和体验,场面热烈,受到人文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欢迎。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体验周活动由东西大学孔子学院、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联合举办,也是东西孔院与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第三次成功合作。活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首次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为主题,结合多种传统文化形式展开,文化体验内容和体验形式均有较大创新和突破,在课程设计中,重视情境和互动体验,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体验与传统文化综合体验于一体,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实现了可感、可触,不仅开拓了当地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进了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了解、加强中韩文化交流与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 文:晁亚若 来自东西孔院 ]